http://davidder-weiwang.com
art@davidder-weiwang.com
聯繫
聯繫
個人簡介
個人簡介

〔 小傳 〕
王德威,男,籍貫遼寧長嶺,1954年11月6日生於臺灣臺北。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,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比較文學碩、博士。曾任臺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研究助理教授、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兼系主任、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文化及制度史中心主任。現任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. Henderson講座教授、中央研究院院士。
〔 研究 〕
王德威研究主題與專長為華文現當代小說,擅以文化論述辯證文學、歷史再現、現代性及權力結構的表徵與對話。其文學關懷著力於文學與歷史的互動,包括現代華文文學如何體驗失語或翻譯情境、現代小說如何承載國家、族裔、社會的文化和想像、小說/歷史/文學史的關係等。著有《閱讀當代小說:臺灣‧大陸‧香港‧海外》《如何現代,怎樣文學?:十九、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》《眾聲喧嘩以後:點評當代中文小說》《歷史與怪獸:歷史,暴力,敘事》等,編有《現代性的追求─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》《想像的本邦:現代文學十五論》《臺灣:從文學看歷史》等。
學藝經曆
學藝經曆
中學時期,國畫引發我莫大興趣,大學開始習畫,拜師蕭一葦先生。蕭師為溥心畬先生大弟子,畫風幾可亂真。猶記當時每週臨摹老師作品兩幅,然後登門求教。老師溫柔敦厚,不忍批評我的習作,唯獨點出筆鋒缺乏書法功底,有如麵條。他也勉勵我,即使麵條也可以軟硬兼施,不妨向乾隆體看齊。
旅居國外多年,繪畫成為主要消遣,山水、花鳥、人物甚至潑墨都是下筆題材。既為業餘愛好,因此每自許專事模仿,不必創新。久而久之,竟也累積相當數量畫稿。其間停筆八年,箇中原因不足為外人道。近年重拾畫筆,雖然殊乏進步,卻仍樂在其中。
九和畫廊是臺北裱畫老店,鄧老闆為人風趣,與我相交三十年。他過眼無數畫作,對我的塗鴉從來保持神秘微笑,卻力勸裝裱。今夏在臺北自宅發現一批學生時代畫稿,興奮之餘,不禁揀選數張奔赴畫廊。鄧老闆見我舊作,若有所思,終於嘆道:「你現在的畫,還不如從前呢。」時移事往,今不如昔,是耶非耶?只能以「晚期風格」自嘲。
中研院文哲所胡曉真所長致力推動所內藝文空間,曾多次邀約展覽。人貴自知,故而一再稱謝。唯此次北京大學陳平原教授同意聯手上陣,機會難得,焉能不追隨其後?謹此感謝平原教授的支持,也感謝曉真所長及全體同仁的美意。